做自媒体这些年,接触过不少平台。今天把这些经验整理出来,既是对自己这段时间实践的复盘,也希望能给刚入行的创业者一些参考。自媒体这行,看着门槛不高,但真想做出点样子,得先把各个平台的脾性摸透,再琢磨怎么把内容的价值最大化。市面上的自媒体平台林林总总,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规则和偏向。对创业者来说,选对平台就像选对战场,方向对了,后续的努力才不会白费。
1. 百家号
百家号是百度旗下的平台,这一点就决定了它在流量获取上有天然优势 —— 毕竟依托百度的搜索生态,内容更容易被检索到。从收益来看,它的单价在目前所有平台里是比较突出的,每 1 万阅读量能有 10-30 元。对初创者来说,这意味着同样的付出,在这里能更快看到回报,所以很多人把它当作起步的首选。
内容形式上,百家号支持图文、图集、短视频,这给了创业者更多选择的空间。刚开始做的时候,我试过同时发图文和短视频,发现图文的审核速度相对快一些,短视频则需要注意画质和字幕规范,不然容易卡审核。
收益来源里,广告收益是最基础的,只要内容有阅读量,就能按比例拿到分成。内容电商则需要满足平台的条件,比如账号等级、原创比例等,目前只对接淘宝和京东。这就要求创业者如果想做内容电商,得先把账号基础做好,同时选品要和自己的内容领域匹配,不然转化率会很低。平台补贴多和活动挂钩,比如节日主题创作、垂直领域征文等,多关注这些活动,能多一份收入。
运营百家号,有个细节得注意:原创保护很重要。虽然平台有查重机制,但还是会有搬运的情况,所以发布后最好定期搜一下自己的标题,看看有没有被抄袭,发现了及时投诉,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2. 头条号
头条号是字节跳动旗下的,它的算法推荐机制很成熟,这对新账号比较友好 —— 只要内容够好,哪怕粉丝少,也可能被推给大量用户。它的收益模式比百家号更丰富,除了广告、电商、补贴,还有连载收益,这对擅长写故事或专业领域系列内容的创业者来说是个机会。
连载收益主要针对小说,开通需要一定的原创度和更新频率,一般要求连续更新不少于 10 篇,每篇字数在 2000 字以上。一旦开通,读者的付费订阅、章节解锁都会产生收益。我见过一些创业者专门做都市、职场类的连载,因为这类题材受众广,只要情节紧凑,容易积累固定读者。
付费专栏和付费圈子则适合知识型创业者。比如做职场培训的,可以开 “职场沟通技巧” 专栏,按系列更新;做母婴领域的,可以建付费圈子,分享独家育儿经验。开通这些功能需要账号有一定的粉丝基础,通常要求粉丝过万,且内容垂直度高。
头条号的分发主要靠今日头条客户端,用户群体很广,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都有。所以内容风格可以更灵活,大众类的生活技巧、新闻解读容易出爆款,专业类的内容则需要更接地气,用通俗的语言讲透知识点。
3. 企鹅号
企鹅号背靠腾讯,最大的优势是分发渠道多,天天快报、腾讯新闻、QQ 浏览器、Q 看点、微信看一看都能分到内容。但渠道多不代表内容可以一刀切,每个渠道的用户偏好不一样,得做针对性调整。
天天快报的用户以年轻人为主,喜欢轻松、有趣的内容,比如娱乐八卦、生活小妙招,标题可以活泼一点,多用感叹号、问号。腾讯新闻的用户更关注严肃资讯,时政、财经、科技类内容受欢迎,标题要客观、准确,避免夸张。QQ 浏览器的用户多是通过搜索找内容,所以标题里最好包含关键词,比如 “2024 个税计算方法”“新手理财步骤”。Q 看点依托 QQ,用户年龄偏小,学生群体多,内容可以偏向校园、游戏、追星等。微信看一看则和微信好友的阅读行为相关,带点社交属性,有情感共鸣的内容更容易被分享,比如家庭、友情类的话题。
企鹅号的收益计算和阅读量、完播率、互动率(评论、点赞、转发)都有关系。所以运营时,不光要追求阅读量,还要想办法提高用户互动,比如在文末留个问题,引导读者评论,或者设置转发福利(比如转发后可领资料)。
它的内容电商功能和其他平台类似,但对接的是京东(腾讯投资),所以如果选品以京东商品为主,可能会有流量倾斜。这一点对创业者来说是个小技巧,可以重点考虑京东的商品。
4. 网易号
网易号的门槛低,1 星就能开收益,这对刚起步、资金有限的创业者来说很友好。但收益单价不高,1 万阅读量大概 5-10 元,所以不能把它当作主要收益来源,更适合作为流量补充。
等级评定主要看内容质量、原创度、更新频率。新号刚开始是 0 星,发布原创内容、保持日更,大概 1-2 个月能升到 1 星。升到 2 星后,收益会略有提升,还能申请平台的 “网易号星计划”,有额外的流量扶持。
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用户对深度报道、观点类内容更感兴趣,比如科技评论、社会现象分析。所以在网易号发内容,最好多带点自己的见解,而不是单纯的信息罗列。比如写一篇关于 “直播带货乱象” 的文章,不光要说现象,还要分析原因,给出建议,这样更容易获得高推荐。
网易号的审核速度中等,一般 2-3 小时出结果,涉政、医疗类内容审核会更严,容易被打回,创业者在选题时要注意避开敏感领域。如果内容被拒,会收到具体原因,比如 “内容缺乏原创性”“包含不实信息”,可以根据提示修改后重新提交。
5. 大鱼号
大鱼号的创作方式比较多样,图文、图集、短视频都能做,这一点和百家号类似。它的商品推广功能,其实就是内容电商,和头条号、企鹅号的逻辑差不多,都是在内容里插商品链接,用户购买后拿佣金。
大鱼号的内容主要分发到 UC 浏览器、优酷、土豆这些阿里系平台。UC 浏览器的用户多是通过移动端看资讯,喜欢简洁明了的内容,图集类(比如 “3 种快速瘦腹动作” 配步骤图)很受欢迎。优酷、土豆以视频用户为主,所以短视频内容在这里的播放量可能更高,尤其是生活技巧、教程类视频,比如 “新手化妆步骤”“手机摄影技巧”。
平台会定期搞 “大鱼计划”,对优质账号有现金奖励,每月评选一次,评选标准包括内容原创度、领域垂直度、用户满意度(评论里的正面评价比例)。想拿奖励的创业者,就得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,比如坚持只发自己擅长的领域,回复用户评论时态度友好。
大鱼号的收益结算周期是每月一次,次月 10 号出账单,20 号左右到账,比搜狐号快,但比趣头条慢,创业者要做好资金规划。
6. 搜狐号
搜狐号的优势是内容在搜索引擎里收录快,尤其是百度搜索,很多时候搜狐号的文章能排在前面。这对想通过搜索获客的创业者很有用,比如做本地服务、小众领域的,用户会主动搜相关关键词,搜狐号的内容就能被找到。
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:回款周期长,要 3 个月左右。比如 1 月的收益,大概 4 月才能拿到,这对需要现金流的初创团队来说不太友好,更适合兼职做或者资金充裕的创业者。取现只能取整,比如 130 元取 100 元,剩下的 30 元累计到下次,这就要求创业者做好收益记录,避免忘记累计的金额。
搜狐号的收益主要靠广告分成,单价中等,1 万阅读量 8-15 元。它对内容格式要求比较严,比如图片不能带其他平台的水印,正文不能有微信号、QQ 号等联系方式,否则会被限流。
运营搜狐号,适合做长期内容,比如行业百科、知识科普,这类内容时效性长,能持续被搜索到,积累阅读量。短期内想靠它赚快钱,难度比较大。
7. 趣头条
趣头条的取现灵活是最大亮点,满 50 元就能提,审核 1-3 个工作日到账,对急需用钱的创业者来说很实用。等级越高,每月提现次数越多,比如 L1 级每月 2 次,L3 级每月 4 次,L5 级每月 6 次。等级提升主要看内容质量和用户停留时长,所以内容要能留住用户,比如开头就要点明价值,“3 个方法解决失眠,第 2 个最有效”。
它的用户群体多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,喜欢实用、易懂的内容,比如 “农村自建房省钱技巧”“广场舞教学”。内容风格要接地气,少用专业术语,多用口语化表达,比如不说 “膳食营养搭配”,说 “怎么吃更健康”。
趣头条的收益单价不高,1 万阅读量 3-8 元,但胜在流量稳定,只要内容符合用户偏好,每天都能有固定的阅读量。它的 “分成加倍” 活动经常有,比如周末发布内容,收益翻 1.5 倍,创业者可以关注活动时间,集中在那时发内容。
审核方面,趣头条对标题党管得比较严,比如 “震惊!吃这个会致癌” 这类标题容易被拒,标题要客观,比如 “常吃这 3 种食物,可能影响健康”。
8. 东方号
东方号和趣头条一样,审核比较严,涉政、社会新闻几乎过不了,连一些敏感的社会话题,比如 “医患矛盾”“职场纠纷”,也容易被打回。相对来说,旅游、娱乐时尚类内容通过率高。
旅游类内容要侧重实用信息,比如 “去云南旅游,这 5 个坑要避开”“成都 3 天 2 晚攻略”,配上清晰的图片(无水印、高清),更容易通过。娱乐时尚类可以写明星穿搭、新品评测,比如 “春季连衣裙推荐,这 3 款显高显瘦”,但不能写明星绯闻、八卦,容易涉及侵权。
东方号的分发渠道主要是东方新闻客户端,用户量不算大,但比较精准,多是关注生活消费的人群。收益模式以广告分为主,单价和趣头条差不多,适合作为辅助平台,和其他高收益平台搭配运营。
运营东方号,要严格遵守审核规则,不确定的内容最好先搜一下平台有没有类似的,避免踩雷。比如不确定某个社会事件能不能写,就先看东方号上有没有同类文章,没有的话就别写。
其他可变现的内容形式
除了图文、短视频,还有些内容形式也能带来收益,这些形式门槛相对低,适合新手创业者起步。
今日头条 —— 微头条
微头条有点像短内容,不用写长篇大论,几百字甚至几句话就行,适合平时时间少的创业者。它的收益按阅读量算,1 万阅读量大概 1 元,但胜在操作简单,每天能发好几条。
粉丝量过 1000 才能开收益,所以前期要先涨粉。涨粉的关键是内容垂直,比如做美食的就只发美食相关,做职场的就只发职场技巧,让用户知道你是做什么的。内容要有价值,要么提供信息(“今天起,社保缴费有 3 个变化”),要么引发共鸣(“30 岁还没结婚,真的很失败吗?”)。
开通商品卡后,就能在微头条里带货。选品要和内容相关,比如发 “早餐吃什么健康”,就带全麦面包、牛奶;发 “职场穿搭技巧”,就带衬衫、皮鞋。商品链接要放在内容中间或结尾,别太突兀,比如 “我每天早上都吃这个全麦面包,口感好还饱腹,链接在下面”。
微头条的互动很重要,用户评论要及时回复,比如有人问 “这个面包甜不甜”,就直接回答 “微甜,不腻”,能增加账号活跃度,平台会给更多流量。
问答平台 —— 知乎
知乎是国内最大的问答平台,用户对内容的专业性要求高,适合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创业者。它的变现能力确实不算强,但做好了能积累个人品牌,为长期发展铺路。
品牌任务需要等级 9 级才能接,等级提升靠 “创作分”,创作分从内容质量、互动、遵守规则等方面计算。想快速升等级,就要多答热门问题(在 “热榜” 里找),回答要结构清晰,分点论述,比如 “如何提高沟通能力?1. 学会倾听… 2. 少说多问…”,再配上案例(不用具体故事,用 “比如” 举例即可)。
付费咨询适合专业领域的创业者,比如律师、医生、心理咨询师,设置好咨询价格(几十到几百不等),用户付费后就能一对一解答。定价要参考同行,刚开始可以定低一点,积累好评后再涨价。
知乎 Live 是在线讲座,适合分享系统知识,比如 “新手做自媒体的 5 个步骤”,提前准备好 PPT(不用复杂,列大纲就行),直播时多互动,回答用户实时提问。门票价格一般几十元,报名人数多的话,收益也不错。
悟空问答
悟空问答虽然现在不是字节跳动的重点,但对擅长答题的创业者来说,还是能赚到钱的。它的收益和答题质量、数量、连续性有关,优质答主一天赚几百是可能的,但前提是能开通收益权限。
开通收益权限没有明确的指标,但根据实践来看,要满足这几点:一是在一个细分领域答题,比如只答 “美食” 或 “教育”;二是连续答题,至少每天 1 篇,坚持 1-2 个月;三是答题质量高,字数不能太少(至少 300 字),有自己的观点,不是复制粘贴。
答题时要选自己能驾驭的问题,别追热点却答不好。比如擅长做家常菜,就答 “西红柿炒鸡蛋怎么做才好吃”,详细说步骤、火候、调味,比答一个自己不熟悉的 “如何开一家餐厅” 要好。
悟空问答的阅读量和问题的热度有关,所以要找那些 “有一定关注度但竞争不大” 的问题,比如在 “待回答” 里找浏览量 1 万 – 10 万的,这类问题容易被推荐。
微信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的变现方式最灵活,只要有粉丝和流量,几乎能做任何合法的商业操作,这也是很多创业者把它当作 “根据地” 的原因。
接广告是主要变现方式,阅读量过 1000 就容易接到广告,广告主主要看阅读量和粉丝画像(年龄、性别、地域)。比如粉丝多是宝妈的号,适合接母婴用品广告;粉丝多是职场人的号,适合接办公软件、课程广告。报价一般是 1 个阅读量 1 元,比如阅读量 1000,报价 1000 元,具体可以和广告主谈,粉丝质量高的话可以适当溢价。
流量主开通只要 500 粉丝,收益来自用户点击广告。广告位置有文末和文中,文中广告可以插入在内容里,比如写 “职场人常用的 5 个工具”,就在提到某个工具时插入相关广告,点击量会更高。点击单价不固定,一般 0.5-2 元一次,和广告类型有关,金融、教育类广告单价高。
商品推荐可以对接京东、淘宝、拼多多,选品要靠谱,别推三无产品,不然会失去粉丝信任。佣金比例从 5%-50% 不等,尽量选高佣金但口碑好的商品。赞赏功能适合情感类、知识类账号,内容写得真诚、有深度,读者愿意打赏,金额一般几块到几十块,积少成多。
运营公众号,粉丝质量比数量重要,5000 个活跃粉丝比 1 万个僵尸粉有用。所以要多和粉丝互动,比如在文末留留言区话题,定期搞粉丝问答,了解他们的需求,针对性发内容。
文章多平台发布的原因和方法
做自媒体,几乎没人只发一个平台,多平台发布是行业常态,这里面有实际的考量,也有操作上的技巧。
多平台发布的原因
首先是内容价值最大化。写一篇原创文章,少则两小时,多则大半天,只发一个平台太可惜了。不同平台的用户不一样,同一篇文章在百家号可能火,在头条号也可能有另一批读者,多平台发能让内容的价值充分发挥。比如一篇 “家庭收纳技巧” 的文章,在百家号吸引中老年读者,在头条号吸引年轻宝妈,在搜狐号被搜索到,多份收益总比一份好。
其次是防搬运。现在搬运工太多了,你在 A 平台发的内容,没几天就可能被搬到 B、C 平台,他们改个标题、换几张图,就成了 “原创”,还能赚收益。与其被别人搬,不如自己主动发,每个平台都标上自己的账号名,比如 “本文由 XX 原创,转载请注明”,虽然不能完全杜绝搬运,但能减少很多,也能让读者知道谁是原创。
还有一个原因是分散风险。单个平台的规则可能变,比如突然降低收益、限制流量,要是只做这一个平台,损失就大了。多平台布局,东边不亮西边亮,能保证收入稳定。比如之前有平台调整了内容推荐机制,很多只做那个平台的创业者收入大跌,但同时做了两三个平台的,影响就小很多。
多平台同步的方法
目前没有一键同步的工具,因为各平台属于不同公司,技术不互通,只能手动复制粘贴。但有几个技巧能提高效率,减少麻烦。
第一步,用头条创作助手先处理内容。把文章复制到今日头条的发布页,点右侧的 “头条创作助手”,它会检查错别字、语句不通顺的地方,比如把 “的得地” 用错、句子缺主语,都会标出来,直接改就行。然后把小标题设成一级标题(点 “H1”),这样结构更清晰,平台算法也更喜欢推荐结构分明的内容。
第二步,复制到百家号再检查。从头条复制内容,粘贴到百家号发布页,百家号也有内容检测功能,会查敏感词、重复率,有些头条没查到的问题,这里可能会查到,比如某个行业术语在百家号属于敏感词,就得换掉。百家号的标题格式和头条可能不一样,比如头条的一级标题是 “【标题】”,百家号可能显示成 “# 标题 #”,不用管,系统会自动适配,不影响发布。
第三步,复制到公众号排版。从百家号复制内容,粘贴到公众号编辑器,百家号的行间距设置比较合理,粘贴过去不用再调行距,省了不少事。但公众号的标题样式要重新弄,比如给小标题加个底色(灰色、浅蓝色都行),字号调大一点(比正文大 2 号),让读者一眼能看到重点。图片要重新上传,别直接复制,不然可能显示不了,上传时记得压缩一下,不然加载慢。
其他平台,比如企鹅号、网易号,就直接从头条或百家号复制过去,发布前预览一下,看看格式有没有乱,有没有漏字,没问题就发。整个过程虽然要重复几次复制粘贴,但熟练了也快,一篇文章半小时内能搞定五六个平台。
发布时间也要注意,别所有平台同时发,错开半小时到一小时,避免平台认为内容重复度过高,影响推荐。比如先在头条发,过半小时发百家号,再过半小时发企鹅号,这样比较稳妥。
文章发布技巧及注意事项
光会发还不够,得懂技巧,才能让内容有更多阅读量,多赚钱,少踩坑。
参加平台创作活动
每个平台都有活动,比如节日主题(春节、国庆)、领域征文(科技、教育),参加了有流量扶持,还可能拿奖金。找活动的地方很明显,头条在 “创作中心 – 活动广场”,百家号在 “任务中心 – 热门活动”,点进去看看哪个适合自己的领域,比如写美食的,就参加 “家乡美食征集” 活动。
参加活动要注意两点:一是紧扣主题,别跑题,比如活动要求写 “夏日防晒”,就别说冬天护肤的事;二是按要求格式发布,有些活动要加特定标签(比如 #夏日防晒指南 #),没加的话不算参与。活动内容最好提前准备,别卡点发,万一审核延迟,就赶不上活动时间了。
奖励一般有两种:流量包(给内容多推几万次)和现金(几百到几千不等)。流量包对涨粉很有用,现金直接增加收入,所以有适合的活动一定要参加,没什么门槛,只要内容合格就行。
用好首发功能
有些平台有首发激励,比如今日头条,首发内容给 3 倍收益,还能自动维权(监测搬运)。但要注意,首发后 72 小时内不能在其他平台发,不然就拿不到激励。可以在头条发的时候,设置个定时,比如早上 8 点发,然后在其他平台设置 72 小时后发布(也就是 3 天后的早上 8 点),这样既不违规,又能享受首发收益。
选哪个平台首发,要看内容类型。深度长文适合在公众号首发,因为公众号读者更愿意读长内容;知识类短文适合在知乎首发,容易引发讨论;热点新闻适合在头条首发,推荐快。首发平台的粉丝基础也要考虑,粉丝多的平台首发,能先积累一波阅读和互动,对内容的后续推荐有好处。
其他注意事项
内容原创是底线,别抄别人的,也别洗稿(改几个词就当自己的),平台查重很严,抓到了会降权、封号,得不偿失。实在想参考别人的内容,就用自己的话重新写,加入自己的观点,比如 “别人说 A 好,我觉得 A 有这几个缺点…”。
发布后要监测数据,看看哪个平台阅读量高、互动多,分析原因。比如发现头条的阅读量比百家号高,可能是头条的标题更吸引人,下次就按头条的标题风格改改;发现某个平台的评论里很多人问某个问题,下次就专门写篇文章解答,能提高用户粘性。
别频繁删改内容,发布后尽量别删,也别大改,改多了平台会认为内容不稳定,影响推荐。如果有错别字,改一两个没事,别改一大段。
提现规则要记清楚,比如搜狐号 3 个月回款,就要规划好资金;趣头条提现要满 50 元,就别刚够 50 就提,凑到 100 再提,省得麻烦;公众号流量主每月 25 号提现,别忘了时间,过期可能要等下个月。
做自媒体创业,没有捷径,就是多了解平台规则,多写内容,多总结经验。这些平台各有各的特点,没有绝对的好坏,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,坚持做下去。内容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,不管在哪个平台,能给用户提供价值的内容,才能长久立足。多平台运营虽然麻烦点,但能让努力有更多回报,对创业者来说,这就够了。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