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
招商加盟的暴利迷宫:写给那些跃跃欲试的创业者

十年积蓄,三个月回本 —— 这八个字像钩子,钓着太多想靠加盟店改变命运的人。

没人愿意拆穿这个行业的真相。毕竟,年入百万在这里只是入门级,年入千万的玩家大有人在。

一、现时收益:看得见的镰刀

招商加盟总部的钱,分两笔来赚。第一笔叫现时收益,就是加盟商刚进门就得交的 “买路钱”。

就说奶茶加盟,在老家开家店,第一步得给总部交钱。加盟费 8 万,履约保证金 4 万,货款保证金 2 万 —— 这只是小品牌的价码。大品牌就算收你五十万,照样有人拿着现金排着队求着交。这些人心里打的算盘是:大品牌有流量,能赚钱。

可这里面藏着个坑:保证金。合同里写得明明白白,五年期满就退。实际上80% 的人拿不回这笔钱,而且总部还能做得理直气壮。

为什么?因为合同里藏着个前提:店铺必须开满五年。

做过生意的人都懂一个魔咒:”三赚三平三亏”。不管是直营还是加盟,最终能赚钱存活的店,也就占 30%。

亏钱的店,撑不过一年就关门了;不赚不亏的,老板熬到第五年的也寥寥无几。一家店不赚钱,谁愿意耗五年?

你要提前关门,保证金就成了总部的 “违约金”,合理合法,你告都告不赢。所以对总部来说,加盟费是纯收入,保证金基本也是囊中之物。

这还只是开头。店铺要开业,得装修吧?总部说 “统一形象”,给你推荐装修队。这些装修队大多是和总部合作的第三方,一家 30 平米的小店,软硬件装下来五六万。

不同行业的现时收益,玩法还不一样。奶茶、咖啡、洗衣这些行业,除了加盟费、保证金、每年的管理费、装修差价,还得赚设备的钱。你开店得用专业设备吧?总部说 “统一采购才有保障”,一台市场价五千的冰箱,到了总部这里能卖给你八千。你敢自己买吗?合同里写着私自采购就扣保证金,又是一道锁。

这些现时收益加起来,一家加盟店能给总部贡献多少?保守算,十来万总是有的。要是一年招 20 家,就是两百万。

二、长效收益:看不见的抽血机

真正能让总部年入千万的,是这一笔钱。长效收益,听着挺玄乎,其实就是供应链的钱。

加盟商开店得进货吧?总部早把这条路堵死了:必须从总部进货,否则就扣保证金。你可能会想,我偷偷进点货不行吗?行啊,只要你不怕保证金打水漂。

就按最低标准算,一家加盟店一个月销售额 8 万,20 家店一年就是 1920 万。总部供货的利润率至少 20%,这就是 384 万。再加上加盟费、保证金、装修差价,一年 500 万利润轻轻松松。

总部把从加盟商那里赚来的钱,又投回市场做推广,继续招新的加盟商。一个加盟店的签约成本,好的总部能控制在 1 万块以内。招 20 家,也就花 20 万推广费,能带来 500 万利润 。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,一个做炸鸡加盟的总部,一年招了 150 家店。光是供应链的利润,就够老板买两套房。加盟商呢?半年后能存活的,不到 30 家。

三、品牌孵化:批量制造镰刀

还有更野的玩法,就是批量造品牌。

你以为 “一点点” 只有一个品牌?错了,它旗下少说有二三十个奶茶品牌。这些品牌刚注册个商标,连旗舰店都没开,就敢直接招商。良心点的,会开个样板店给你看;黑心的连样板店都省了,直接拿着 PPT 就敢收加盟费。

样板店怎么赚钱?根本不赚。一杯成本 10 块的奶茶,就卖 10 块。你路过看到排长队,以为生意好,其实都是托。总部宁愿亏着钱运营样板店,只要能招到一个加盟商,这点亏损马上就赚回来了。

某茶当年多火?排队能排两小时。后来知道,一半是托,一半是故意放慢出餐速度,就为了营造 “供不应求” 的假象。你想想,一个路人看到这么火的店,会不会心动?一个没上道的韭菜看到这么火的店,会不会想加盟?

对总部来说,样板店赚不赚钱不重要,重要的是 “看起来赚钱”。就像钓鱼,鱼饵得下足,鱼才会上钩。

四、收割韭菜的六把刀

招商加盟割韭菜,套路都差不多,总结起来就六个 “优势”。听起来全是好处,实际上全是坑。

第一把刀:品牌优势

总部会说自己是 “驰名商标”、”百年老品牌”,可你随便找个路人问问,十有八九没听过。我见过最离谱的,一个刚注册三个月的品牌,宣传页上写着 “传承百年工艺”。更可笑的是,还真有人信。

第二把刀:产品优势

换个机器、换个标签、换个口感。你以为他家的奶茶配方多神秘?其实和别家的差不了多少,无非是糖多了点,奶少了点。可他们会包装成 “独家秘方”,让你觉得占了多大便宜。

第三把刀:技术优势

弄个专利就敢吹 “核心技术”。其实那些专利,大多是些无关痛痒的小发明,你花几千块请个代理公司,也能申请下来。可加盟商不懂啊,看到 “专利证书” 四个字,就觉得靠谱。

第四把刀:培训优势

找几个年轻姑娘,培训两天就当 “区域经理”,给你讲两天课,就算完成 “专业培训” 了。她们讲的内容,网上搜搜都能找到,可加盟商觉得 “总部派人来了,重视我们”,心里还挺感动。

第五把刀:服务优势

总部备两台面包车,你打电话说店里出问题了,他们派人过来看看,拍几张照片就走。你以为这是 “贴心服务”,其实人家只是走个过场 —— 反正你的加盟费已经交了。

第六把刀:投资优势

“三个月回本,五年纯赚百万”、”投资小,见效快”—— 这些话你是不是很耳熟?可你算过账吗?加盟费、房租、装修、人工、进货,哪一样不要钱?真能三个月回本,总部自己早就开遍全国了,还轮得到你?

更鸡贼的是,他们收割还分档次。在北上广深,加盟费敢收 39.9 万;到了省会,29.9 万;在地级市,23.8 万。就像卖衣服,同一款式,换个地方就换个价。

你没钱?他们就说 “不用开店,一两个人就能做”;你不懂当地文化?他们就说 “在湖南开广州茶点,肯定火”。总之,总有一款套路适合你。

五、实地考察:精心布置的陷阱

你可能会说:”我不傻,我会去总部实地考察。”

好啊,总部就怕你不去。

你去了会看到什么?装修得金碧辉煌的办公楼,大厅墙上挂满各种 “证书”,地板是大理石的,厕所打扫得一尘不染。接待你的人西装革履,说话滴水不漏,给你看加盟商的 “成功案例”,播放门店排队的视频。

你心里想:”这么大的公司,肯定靠谱。”

可你不知道,那些证书很多是花钱买的;那些成功案例,可能是托演的;那些排队视频,是剪辑出来的。你甚至不知道,你喝的那杯 “招牌奶茶”,是总部专门请人调的,和你以后加盟后能拿到的原料,根本不是一回事。

有人考察得特别 “仔细”,觉得 “细节到位,值得信赖”。可他没想想,总部把钱花在装修上,目的就是让你放松警惕。等你签了合同交了钱,再想找他们,可能屁股一拍早没影了。

六、加盟的本质:花钱给别人打工

其实加盟到底是什么呢?牌子是别人的,货源要从别人那进,装修得按别人的标准来,产品定价别人说了算。房租水电你自己掏,员工工资你自己发,最后还得给总部交钱。

这不就是花钱给别人打工,可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干?

因为他们不懂选址,不懂运营,不懂供应链,不懂怎么搞流量。总部说 “我们帮你搞定一切”,他们就信了。

就像长沙那家奶茶龙头,以前从不开放加盟,疫情后也妥协了。为啥?因为加盟来钱快啊。让别人花自己的钱替你开店,扩张速度比直营快十倍,何乐而不为?

总部赚的是加盟费和供应链的钱,至于你能不能赚钱,他们根本不在乎。

七、写给创业者的几句实话

我见过创业者把养老钱、买房钱、甚至借的高利贷投进加盟项目,最后血本无归。他们不是傻,只是太想成功了。这个行业确实有靠谱的项目,但太少了。怎么辨别?记住几点:

别信 “三个月回本” 的鬼话。做生意没有捷径,能快速赚钱的,往往是陷阱。

别贪 “大品牌” 的光环。有些大品牌旗下的子品牌,还不如小品牌靠谱。

一定要查供应链。总部的供货价和市场价差多少?能不能自己进货?这直接关系到你的利润。

多找几家加盟商聊聊。别找总部推荐的,自己偷偷去问。问问他们赚不赚钱,总部的服务怎么样。

最重要的是,别把所有钱都投进去。留条后路,给自己留点东山再起的资本。

有人说,想了解一个行业的内幕,最快的方法就是被割一刀。这话不假,但我希望你别用这种方式交学费。

加盟可能是条捷径,但也可能是条绝路。愿你擦亮眼睛,别让十年的积蓄,最终只换来一张废纸合同。

相关推荐
概率思维:轻创业中确定性结果的底层逻辑
轻创业领域始终存在一种看似矛盾的现象:多数人投身其中时,都带着对 “快速拿到结果” 的期待,却往往在几次试错后因结果的不可控而放弃;少数坚持…
277,953
花钱思维:轻创业时代突破增长困局的底层方法论
一、轻创业困局与花钱思维的觉醒 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轻创业赛道,一个共性困境逐渐凸显:时间不够用、内容遇瓶颈、能力资源缺失 —— 这三个问题像…
181,496
蓝海思维:轻创业语境下的市场破局路径与实践反思
在轻创业领域,有一个普遍且棘手的困境:许多创业者耗费心力打磨产品或服务,其质量足以满足市场基础需求,却在变现环节屡屡碰壁。这种困境并非源于能…
860,594
逆向思维:轻创业破局的底层逻辑与实践路径
在轻创业领域,多数从业者都会陷入相似的困境:用户需求模糊难辨,内容选题缺乏方向,商业机会转瞬即逝。这些问题并非源于资源匮乏,而是思维惯性的束…
657,163
算账思维:轻创业决策的底层逻辑与实践
常遇到学员问同一个问题:看到一个轻创业项目,知道有赚钱的可能,却摸不准自己能不能做、能赚多少,最后卡在决策里动弹不得。其实这类犹豫的根源,从…
726,830
第一块钱:轻创业闭环的起点与信念锚点
复盘佳闻轻创的轻创业孵化历程,接触过数千位从职场转向线上、从零启动项目的创业者,发现一个共性问题:多数人并非缺乏能力,也不是没有资源,而是卡…
690,787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
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

扫描二维码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扫描二维码

手机访问本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