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聊聊轻创吧。这些年,“能赚钱真好” 的想法,早就刻进了几代人的心里。按老话说,一种念头扎根几十年,就成了改不掉的习惯。看看历史的那些事儿,这样的例子不少。
就连现在的小孩子,对钱的理解都比我们当年深多了。他们心里门儿清:想多赚钱,光靠上班打工可不行,得自己当老板。
当老板多好啊—— 没人管着,不用打卡考勤,不用看别人脸色当 “牛马”。
身边不少在职场碰壁的人,不管是被降了工资,挨了老板的训,还是突然被裁,或是到了四十岁总担心被淘汰……
他们上互联网咨询的时候,十有八九会提“想创业”,然后问 “搞什么项目好”。于是,有人开始写知乎、开公众号、做小红书。
他们管这叫“实现早餐自由”、“实现奶茶自由”。
一开始,他们都爱说自己在“创业”,打心底里不愿意承认是 “自由职业者”—— 那听起来像 “没正经工作”。
“副业” 这词也不爱提。因为在他们心里,这事未来可就是安身立命的根本。“创业” 多好听啊,带着股劲儿,还能让人浮想联翩。
可真要创业,哪有那么容易?得投钱,得担风险,还得有人脉、有渠道。搞不好,就可能血本无归。
现在经济大环境不算景气,“生意难做” 这话像句咒语,把不少想创业的人吓得不敢动。
那怎么办呢?就没人想过,有没有一种活儿,上手快、投钱少、风险小,对资源要求也不高?
还真有。投钱多、风险高的,叫“重”。那反过来,自然就有 “轻” 的 —— 这就是 “轻创业” 的由来。
那“轻创业” 里的 “轻”,到底啥意思?
首先是“轻资产”。不用买一堆固定资产、设备,主要靠的是人、技术、脑子里的知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。
再就是“轻运营”。模式灵活,不用招太多人,也不用大场地,靠互联网就能把生意做起来。
想明白“轻” 的意思,就好理解 “轻创业” 了。
这其实不算新鲜事。早在上一代的经济模式里,就有轻创业的影子。小工作室接设计活儿、做手工,不用囤太多货,在网上推推产品拿点佣金,这就是轻创业。
现在,轻创业借着这个时代的 AI 和短视频,一下子火了起来,跑到了新高度。现在靠 AI 搞副业的玩法,好多都让人听着新鲜。
就像题目里说的,越来越多年轻人选“轻创业” 或 “副业”,不找全职工作,这事儿慢慢成了个小潮流,至少苗头已经很明显了。
现在的电商平台、社交媒体,都是轻创业的好帮手。好多项目都靠着 AI 和互联网起来的 —— 自媒体、社交电商、短视频博主、公众号写作者、知乎创作者,都是典型。
这几乎是大家都认的理儿:只要有好点子、能做出好内容,就能吸引粉丝。然后靠广告、带货就能赚钱。
要是在某个领域特别懂行,还能把知识做成课程、整理成资料卖,让别人为你的 expertise 买单。
有人直播家里的猫吃饭,就攒了几百万的粉丝,赚得盆满钵满;还有空姐辞职去养猪,猪没赚到钱,拍的养猪视频反倒让她一天进账几十万—— 你说她养的到底是猪,还是流量?
连空姐都不上班,跑去搞副业了,这事儿还难理解吗?
一个想法要是真钻进了大家心里,就会变成一股挡不住的劲儿,往前冲。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