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回老家,碰到开凉皮摊的发小老周。他的摊摆在县城中学门口,一到放学点就排起长队,但总觉得生意还能再扩一扩。”你看隔壁卖炸串的,每天拍点出摊视频发网上,好多人专门绕路来买,” 老周挠着头说,”我也想试试,但拍视频、剪片子啥也不会,能行吗?”
其实不止老周,身边不少普通人都想靠短视频赚点外快,却卡在 “不会拍、不会剪” 的门槛上。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几乎零门槛的路子 —— 在今日头条上做视频运营,不用自己拍素材,简单处理别人的优质内容就能发,做好了一天赚几百不是难事。不管是宝妈、上班族还是学生,花点碎片时间就能上手。
为啥选今日头条做视频运营?
提到短视频,很多人先想到抖音、快手,但对普通人来说,今日头条反而是个更友好的 “掘金地”。
首先,平台底子厚。今日头条是字节跳动旗下的老牌内容平台,运营了快十年,用户基数大且稳定。和主打年轻用户的抖音不同,头条的核心用户是 30 岁以上的群体,尤其以中老年为主,他们每天花在平台上的时间平均超过 2 小时,爱看新闻、民生、生活技巧类内容,这些内容的流量一直很稳。
其次,平台机制对新人友好。刚注册的新号不用粉丝量、不用认证,直接就能发视频赚收益。不像有些平台,得凑够几千粉丝才能开通变现权限。而且头条的视频发布界面里,压根没有 “原创” 按钮 —— 这意味着它对内容的 “二次创作” 容忍度更高,普通人不用从零开始拍视频,稍微处理一下别人的优质内容就能发。
最后,收益模式清晰。只要视频有播放量,平台就会按比例给分成,一万次播放大概能赚 20-50 块,爆款视频几十万播放量,一天赚几百很常见。而且平台经常搞 “创作活动”,发指定领域的内容还能额外拿奖励,比如上个月的 “民生热点征集”,发三条符合要求的视频就能瓜分万元奖金。
前期准备:这些工具和细节得提前弄好
做这个事不用买昂贵的设备,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搞定。但准备工作得做扎实,不然容易踩坑。
1. 下载官方 APP,做好账号基础设置
先在手机应用商店搜 “今日头条”,注意别下 “极速版”—— 极速版只能刷视频,没有创作收益功能。下载后用手机号注册,有抖音号的更方便,直接用抖音号登录(头条和抖音同属字节跳动,账号互通,抖音的粉丝还能导流到头条)。
注册后别急着发内容,先完善账号信息:头像用清晰的真人照或简洁的 logo(别用模糊的网图);昵称起个好记的,最好带点领域标签,比如 “小王说民生”、”老李聊军事”;简介简单写一句自己是做什么的,比如 “每天分享本地新鲜事,关注我不迷路”。这些细节做好了,能让平台更快给账号 “打标签”,推荐更精准的流量。
2. 准备去水印工具,搞定素材 “初加工”
搬运视频的第一步是 “去水印”—— 几乎所有平台的视频都会带自己的水印,直接发会被判定为重复内容,影响流量。去水印不用花钱买软件,微信小程序里就有很多免费工具,比如 “轻抖”、”去水印大师”,操作也简单:把要下载的视频链接复制下来,粘贴到小程序里,点击 “去水印”,等几秒钟就能保存无水印的视频了。
这里提醒一句,尽量选用户量大、评分高的小程序,有些小众工具可能偷偷加水印,或者限速。我自己常用 “轻抖”,去水印快,还能顺便提取视频里的文案,后期改字幕能用得上。
3. 设备和网络:一机一卡一号是底线
这点特别重要,很多新人没注意,刚做就被限流。平台现在查得严,一个手机、一张电话卡最好只登一个头条号,别来回切换账号。网络也得注意,用手机自带的流量操作,别连公共 WIFI—— 公共 WIFI 下的设备多,容易被判定为 “账号关联”,万一其中一个账号违规,其他号可能跟着受影响。
如果想多账号操作,再备几部二手手机就行,不用买新的,几百块的旧款安卓机(比如红米、荣耀的老型号)完全够用,插上新办的电话卡,单独用流量跑,安全又省钱。
实操步骤:从养号到变现,一步一步照着做
第一步:养号 3-7 天,给账号 “攒点人气”
刚注册的新号像张白纸,直接发内容容易 “石沉大海”。养号的目的是告诉平台:”我是个正常用户,而且对某类内容感兴趣”,这样后期发内容时,平台才愿意推流量。
具体怎么养?每天花 1-2 小时刷头条,专看你后期想做的领域内容。比如想做民生新闻,就搜 “本地新闻”、”社会热点”,刷到相关视频时,别一划而过,认真看 30 秒以上,顺手点个赞,评论区留句简单的话(比如 “这个事我知道,确实是这样”),偶尔转发到微信朋友圈。
前 3 天可以不发内容,纯刷;第 4 天开始,每天发 1-2 条 “低风险内容” 养号。什么是低风险内容?就是天气预报、本地通知、便民信息这类,比如 “明天降温 5℃,记得添衣服”、”县城图书馆本周六开放时间调整”。这类内容受众广,头条的中老年用户尤其爱看,容易有播放量,还能快速给账号攒 “权重”。
发养号视频时注意:一定要用当天的信息,比如天气预报必须是当天发布的;标题简单直接,比如 “XX 县 7 月 15 日天气预报:雷阵雨转晴”;封面用清晰的天气图,上面用大字体写上 “明日天气”,老人看得清才愿意点。
第二步:选对赛道,流量多了收益自然来
养号结束后,就得确定自己要做的领域了。选赛道有个原则:别贪多,专注一个领域做透,流量反而更稳。头条上哪些领域流量大?给大家盘点几个:
- 社会民生:比如本地新闻、社区事件、生活技巧。这类内容贴近普通人生活,中老年用户爱转发,播放量容易起来。比如 “小区物业要涨物业费,业主们怎么看”,这种内容自带讨论度,评论多了平台还会额外推流。
- 国际军事:这两年国际上热点多,像军演、局势变化,很多男性用户天天追。这类内容不用自己解读,把权威媒体的报道视频搬过来,简单加个标题就行,比如 “某国军舰又来挑衅,这次我们强硬回击”。
- 体育娱乐:体育赛事(世界杯、奥运会)、明星动态(结婚、新作品),流量起伏大但爆发力强。比如某明星官宣离婚,第一时间发相关视频,播放量很容易破十万。
选赛道时最好结合自己的兴趣,比如你平时爱刷军事新闻,就做军事领域;爱逛本地论坛,就做民生领域。熟悉的内容更容易把握热点,也能坚持得更久。
第三步:搬运 + 二次创作,让内容 “换个模样”
直接把别人的视频搬过来发,肯定不行 —— 平台有查重机制,一模一样的内容发出去没流量。但稍微做些 “二次创作”,既能避开查重,还能让内容更符合头条用户的喜好。具体怎么做?分 5 步:
- 去水印:先用微信小程序去掉原视频的水印,这是基础操作。
- 调比例:很多平台的视频是 9:16 的竖屏(比如抖音),但头条用户更习惯看 16:9 的横屏,用剪映把视频比例调成 16:9,上下加黑边,黑边上可以加一行小字(比如 “每日更新,点个关注”)。
- 加字幕:头条很多用户是中老年人,看视频可能不开声音,加字幕很重要。用剪映的 “自动字幕” 功能,识别出原视频的声音生成字幕,再把字体调成 “微软雅黑”,字号调到 30-40,颜色用白色加黑色描边,看得更清楚。
- 改倍速:把视频速度调到05 倍,稍微快一点,既不会影响观看,又能和原视频区分开,降低查重风险。
- 换音乐:如果原视频有背景音乐,换成头条的 “免费音乐库” 里的音乐(在剪映的 “音频” 里搜 “无版权音乐”),避免侵权。如果是新闻类视频,不用加音乐,保留原视频的同期声更真实。
这么一套操作下来,一条视频也就花 5-10 分钟,既简单又安全。
第四步:持续输出 + 追热点,让收益稳定增长
做头条视频运营,”勤” 是关键。每天固定发 3-5 条视频,选对时间段发:早上 7-9 点(用户刚起床刷手机)、中午 12-14 点(午休时间)、晚上 19-21 点(饭后休闲),这三个时间段发,播放量通常比其他时间高 30%。
发完视频别不管了,每天花 1 小时 “互动”:刷头条时,专看和自己同领域的视频,看到播放量高的,点个赞、留句评论(比如 “这个新闻我也关注了,补充一点…”),平台会根据你的互动行为给账号 “打标签”,标签越精准,后期发的内容就越容易推给精准用户。
追热点更是赚快钱的关键。每天打开头条首页的 “热榜”,前 20 名的热点事件都是流量金矿。比如某明星突发新闻、某政策出台、某突发事件,只要在事件发生后 2 小时内发相关视频,很容易爆。发热点内容时,不用自己写文案,把权威媒体(央视新闻、人民日报)的报道视频搬过来,二次创作后加上标题 “XX 事件最新进展:官方回应了”,流量基本差不了。
记得每天花 10 分钟看新闻客户端(央视新闻、新华社),这些平台的新闻时效性强,而且权威,搬他们的内容不容易出问题。
第五步:发布视频的 5 个 “加分项”,做好了播放量翻倍
同样的内容,有人发出去几万播放,有人只有几百,差别就在细节上。这 5 个发布技巧一定要记牢:
- 封面要 “抓眼”:封面就像视频的 “脸面”,得让人一眼想点。选视频里最精彩的一帧(比如新闻事件的现场图、人物的表情特写),用剪映的 “文字” 功能加关键词,字体用粗体,颜色选红色、黄色这种醒目的,字要大到老人不用眯眼就能看清。比如发天气视频,封面用乌云密布的图,加 “暴雨将至” 四个大字,点击率肯定高。
- 标题要 “带感”:标题别写得像说明书,要有点悬念或情绪。比如发民生新闻,别写 “某小区停水通知”,改成 “注意!XX 小区明天全天停水,提前储水”;发军事新闻,别写 “某国进行军演”,改成 “突然!某国在边境搞军演,到底想干嘛?”。标题里带 “注意”、”紧急”、”最新”、”到底” 这些词,更容易让人点进来。
- 内容要 “新鲜”:老掉牙的内容别发,用户看都看腻了。尽量选 24 小时内发生的事,或者最近 3 天内有新进展的事件。比如某事件上周发生的,这周出了新结果,这种 “后续内容” 比首发内容更有看点,因为之前关注过的人会想知道后续。
- 选对 “源视频”:不是所有视频都值得搬,得挑有热度的。怎么判断?看原视频的点赞数(至少 500+)、评论数(至少 50+)、发布时间(24 小时内),这三个数据达标,说明内容本身受欢迎,搬过来大概率也能火。如果原视频没什么互动,就算你二次创作做得再好,流量也难起来。
- 发布后及时 “检查”:视频发出去后,等 10 分钟看看能不能转发到微信。如果不能转发,说明平台没给推流,直接删除重发;如果能转发,再等 1 小时看播放量,低于 50 的话也删,这种视频大概率成不了爆款,别占着发布名额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,都是过来人的教训
做这个事门槛低,但想长期做下去,有些规矩得守。我整理了几个容易踩的坑,大家一定要避开:
1. 别用 “批量软件” 做视频
网上总有人卖 “自动做视频的软件”,说能一次做上百条,千万别信。这些软件做出来的视频都是模板化的,改的地方大同小异,平台的查重系统一眼就能看出来,轻则限流,重则封号。我认识一个人,买了软件一天发 20 条,结果 3 天就被永久封号,之前赚的钱全白费了。其实手动做一条视频也就 10 分钟,一天做 5 条才 50 分钟,踏实又安全。
2. 别搬 “大 V” 的视频
粉丝超过 5 万的账号,尤其是有认证(比如 “某某电视台”、”某某记者”)的,他们的视频别碰。一来,大 V 的内容自带粉丝基础,你搬过去没人看;二来,他们的内容很多有版权,搬了可能被投诉,轻则下架视频,重则扣分封号。专找粉丝 1 万 – 5 万的 “小账号”,他们的内容质量不错,但影响力没那么大,搬过来既能蹭热度,又不容易出问题。
3. 多账号操作别 “串号”
想多账号赚钱是好事,但每个账号得 “独立”。手机、电话卡、流量都要分开,别用一个手机登两个号,也别用同一个 WIFI 连多个账号的手机。之前有个学员图省事,用家里的 WIFI 同时登 3 个号,结果一个号违规,另外两个号也被连带限流,花了一个月才养回来。
4. 养号期间别 “乱发”
养号是为了给账号 “定调性”,这期间千万别发和领域无关的内容。比如你想做军事领域,养号时就别发美食视频;也别发广告、二维码、微信号,这些都是平台禁止的,很容易被判定为 “营销号”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
很多人问我:”这个事真能赚钱吗?” 我可以肯定地说,能,但别想着 “躺赚”。我认识的一个宝妈,每天早上送完孩子,花 2 小时做 3 条民生视频,刚开始一天就赚几十块,坚持了一个月,账号权重起来了,现在每天稳定在 200-300 块,够给孩子买奶粉、交兴趣班费用了。
做这个事,拼的不是技巧,是耐心。刚开始可能播放量低、收益少,但只要按步骤做,每天坚持发 3-5 条,选对领域、做好二次创作、跟上热点,两三个月后,收益肯定会稳步上涨。
头条给普通人留了个低门槛的机会,不用拍、不用演,稍微花点时间处理一下视频就能赚钱。与其天天刷手机浪费时间,不如试着做起来 —— 说不定下个月,你也能靠这个事多赚几千块。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