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初的时候,盯上的是 “小绿书” 这个形式。
那会儿小绿书刚出来没多久,平台对新号挺友好的。我注册了个新号,没花太多心思琢磨内容,就是从小红书上随便找些热门帖子搬过去 —— 有时候是穿搭分享,有时候是家居小技巧,偶尔也搬点美食教程。没想到,新号的推流特别给面子,随便发一篇,阅读量轻松就能过万,好几次单篇推流直接冲到几万。
看着流量起来了,我赶紧找了专门做这个的人,花钱把流量主开通了。那时候收益涨得特别快,有时候一篇爆文带来的流量主收入,一天就能有大几百。
后来我想,既然一个号能赚钱,多搞几个号是不是能赚得更多?于是就找了亲戚朋友,用他们的身份信息又注册了几个号,还是用同样的方法搬内容、等推流。那段时间,几个号加起来,每天平均能有大几百的收益,好的时候甚至能破千。
但这种好日子没持续太久。大概操作了一两个月,明显感觉不对劲了。
最开始是推流变慢了。以前发完内容,一两个小时内阅读量就会往上冲,后来要等大半天,甚至一天,数据才慢悠悠地涨一点。而且推流的力度也弱了,以前单篇能有几万阅读,后来最多也就几千,有时候甚至只有几百。
紧接着,流量主收益就开始直线下滑。从每天大几百,降到一两百,最后甚至一天只有几十块。
更麻烦的是,小绿书的广告位还变了。最开始广告是在内容底部的,读者看完内容顺手就能点到,点击率还挺高。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,广告位挪到了别的地方,位置不显眼,读者几乎不会注意到。本来流量就少,广告点击量再一降,收益就更没法看了。
那时候看着后台一天天减少的数字,慢慢就没了心气。加上当时手头还有别的事,索性就把这几个号扔在一边不管了,一闲置就是大半年。
今年月初的一个晚上,我躺在沙发上刷抖音,无意间刷到了一个科普类的短视频。内容是讲 “为什么冬天的太阳看着比夏天大”,就一分多钟,配着简单的动画,讲得挺清楚。
我当时就觉得,这种内容挺有意思的 —— 不算深奥,大家都看得懂,而且自带点 “涨知识” 的属性,应该挺多人愿意看。
刷着刷着,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:这些科普短视频,能不能改成图文发在公众号上?
毕竟公众号流量主我之前做过,虽然小绿书不行了,但公众号本身的生态还在。而且图文形式比短视频更灵活,读者可以随时停下来看,也方便转发。
说干就干。但我没敢一下子铺开,怕又像上次一样白费功夫。我想先找个号试试水,行得通再批量做。
选哪个号呢?我翻了翻之前闲置的那几个号,最后挑了一个以前做旅游领域小绿书的号。这个号没违规过,只是闲置了,平台应该不会限制。而且我特意没改头像和名称,就想看看,在内容完全不相关的情况下,平台会不会给推流。
测试从上周开始。我每天发一篇文章,都是提前用公众号的定时群发功能设置好的,省得每天惦记着。一共发了 7 篇,内容全是从科普短视频改过来的 —— 有讲 “彩虹为什么是弧形” 的,有讲 “为什么树叶秋天会变黄” 的,还有讲 “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” 的。
结果让我挺意外的。
后台数据显示,那周的内容阅读量一共是 4851,比上一周直接涨了 4792。更关键的是流量来源:90.7% 都是推荐流量,剩下的才是公众号内部的跳转、搜一搜这些。
要知道,我既没改账号信息,也没做任何推广,就只是发了 7 篇科普图文,居然能拿到这么多推荐流量。这说明,这个方法是真的可行。
既然测试成功了,我就把具体的操作步骤整理了一下,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。
第一步:找对标账号,筛适合的内容
做内容的核心,是先知道 “别人在做什么”。所以第一步,我先在短视频平台上找了几个对标账号。
因为我想做科普领域,就专门搜 “科普”“科学小知识” 这些关键词,从里面挑了五六个做得不错的博主。怎么判断 “不错”?主要看两个点:一是内容垂直度,他们是不是只发科普,有没有夹杂乱七八糟的东西;二是互动率,点赞、评论、收藏的数据怎么样,评论区有没有人讨论内容,这能看出读者是不是真的喜欢。
找到对标账号后,就不是照搬所有内容了,而是要筛选 “适合改成图文” 的。
比如有些科普视频,全靠实景拍摄,比如拍动物捕猎、化学反应过程,这种内容改成图文就很难,读者光看文字和截图理解不了。但有些视频,主要靠文案讲知识,画面只是辅助 —— 比如讲 “月亮为什么会跟着人走”,视频里可能就是对着天空拍,主要信息都在配音里,这种就特别适合改成图文。
我一般会先刷这些博主的主页,把觉得适合的视频收藏起来,攒个十几条,再从中挑出最有可能受欢迎的。
第二步:提文案,解决内容来源
选好视频后,就得把文案弄出来。总不能自己对着视频一句句抄吧?太费时间了。
我用的是一个 “文案提取” 的小程序。操作特别简单:打开短视频 App,找到你想提取文案的视频,点 “分享”,复制链接;然后打开这个小程序,把链接粘贴到输入框里,点 “开始提取”,等个十几秒,视频里的文案就全出来了。
不过这个小程序也有小缺点。比如它只支持主流的短视频平台,像抖音、快手这些可以,但如果是网盘链接、需要登录才能看的视频,就提取不了。还有的时候会提取失败,要么是视频被删了,要么是视频里只有背景音乐,没人说话 —— 这种纯音乐的视频,自然也没文案可提。
我第一次用的时候,还闹过笑话。复制链接的时候没复制全,小程序一直提示 “链接错误”,后来重新复制了一遍才成功。所以大家用的时候,最好检查一下链接是不是完整的。
第三步:改文案,过原创检测
提取出来的文案,可不能直接用。
你想啊,一个热门的科普视频,肯定有很多人看到。如果大家都像这样提取文案发公众号,平台上就会出现一堆一模一样的内容。平台一旦判定这是 “劣质内容”,别说推流了,可能还会限制你的账号。
所以必须改。怎么改?我用了两个工具配合:一个是 AI 改写工具,另一个是腾讯的 “朱雀大模型” 检测工具。
为什么用朱雀大模型?因为它是腾讯自家的,而公众号也是腾讯的产品。说白了,朱雀的检测标准,基本就和公众号的原创标准一致。过了朱雀的检测,发在公众号上基本就不会有 “重复度过高” 的问题。
具体操作是这样的:先把提取出来的文案复制到 AI 改写工具里,让 AI 帮忙改写。这里有个小技巧,AI 的改写指令不能太固定。如果大家都用 “把这段文字改得更口语化”,改出来的内容可能还是会雷同。我一般会根据内容调整指令,比如讲自然现象的,就说 “增加一个生活中的例子”;讲科学原理的,就说 “用更简单的话解释,别用专业术语”。
改完之后,再把新文案复制到朱雀大模型里检测。第一次检测的时候,我记得 AI 浓度显示是 60%,说明改得还不够。我又让 AI 按 “再打乱段落顺序,把长句拆成短句” 的指令改了一次,再检测,AI 浓度就降到 0% 了。
这里要说明一下,不一定非要追求 100% 原创。根据我的经验,AI 浓度在 30% 以下就没问题,70% 左右的原创度完全能满足平台要求。
第四步:排版发布,注意细节
文案改好后,就可以往公众号上放了。
排版不用太复杂,主要是分段落。太长的段落看着累,读者可能没耐心看完。我一般会把每段控制在 3 行以内,一句话一个段落也没关系,关键是让页面看起来清爽。
然后是配图。图文图文,总得有图才好看。图从哪来?就从你提取文案的那个短视频里截。比如讲 “彩虹形成” 的,视频里肯定有彩虹的画面,截一张放进去;讲 “树叶变黄” 的,截一张秋天的树叶图。一般配两三张图就够了,太多了反而会让读者分心。
截完图要注意,稍微调一下亮度和对比度,让图片看起来更清晰。如果截图里有原视频的水印,最好用公众号编辑器里的 “马赛克” 工具遮一下,免得有版权问题。
最后一步,一定要记得打 “原创” 标签。虽然内容是改写的,但只要通过了朱雀检测,就符合公众号的原创标准。打上原创标签后,平台会更愿意给推流,流量主的收益也会更高。
为什么说图文比小绿书更值得做?
做了这几周,我明显感觉到,图文形式比之前的小绿书更有优势。
最直接的是收益。小绿书的广告位很少,而且位置不固定,有时候读者翻半天都找不到。但公众号图文不一样:文中可以插入广告位,文章底部还有固定的广告位,有的时候甚至会有 “相关推荐” 的广告。同样的阅读量,图文能带来的流量主收益,比小绿书至少高 30%。
比如我上周发的一篇 “为什么海水是咸的”,阅读量是 800 多,流量主收益有 40 多块。而之前小绿书时期,同样 800 多阅读,收益最多也就 20 块。
另外,图文的 “生命周期” 更长。小绿书的内容,推流一般就集中在发布后的一两天,过了这两天基本就没流量了。但公众号的图文不一样,只要内容优质,可能过了一两周,还有人通过 “搜一搜” 或者别人的转发看到,还能带来新的阅读和收益。
给闲置账号用户的几点建议
如果你手里也有闲置的公众号,没违规过,只是因为之前没流量就放着了,不妨试试这个方法。
第一,不用注销重开。注销再注册不仅麻烦,新号还得重新养,不如直接用旧号。我测试的那个旅游号,之前大半年没更新,现在照样能拿到推荐流量,说明平台对 “回头账号” 还是友好的。
第二,选对领域很重要。我选科普类,是因为它受众广,男女老少都能看,而且内容容易获取和改写。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,比如情感、历史、生活技巧这些领域,只要内容优质,平台都会给推流。
第三,坚持日更。平台的推荐机制,其实更倾向于活跃账号。每天发一篇,让平台知道你在 “认真运营”,慢慢就会给你更多流量。我刚开始测试的时候,第一篇阅读量只有 100 多,坚持发了 3 天,第四篇就涨到了 500 多,第七篇直接破了 1000。
第四,别担心 “不会写”。像我这样,从短视频里找素材,用工具提取、改写,普通人都能操作。关键是愿意花时间调试 AI 指令,确保内容能通过原创检测。
其实做公众号流量主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难在需要耐心,不能指望一天两天就爆火;简单在只要找对方法,哪怕是闲置的账号,也能重新做起来。
我现在已经开始用亲戚朋友的其他几个闲置号测试了,目前看来数据都还不错。等稳定下来,打算再批量注册几个新号,把这个模式放大。
如果你也在做公众号,或者手里有闲置的号,不妨按这个方法试试。也许过不了多久,你也能看到后台的推荐流量一点点涨起来,那种成就感,还是挺让人满足的。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